羊玄保,泰山南城人也。祖楷,尚书都官郎。父绥,中书侍郎。初为宋武帝镇军参军。少帝景平中,累迁司徒右长史。府公王弘甚知重之,谓左长史庾登之、吏部尚书王准之曰:“卿二贤明美朗诣,会悟多通,然弘懿之望,故当共推羊也。”顷之,入为黄门侍郎。
善 弈棋,品第三,文帝亦好弈,与赌郡,玄保戏胜,以补宣城太守。先是,刘式之为宣城立吏人亡叛制,一人不禽,符伍里吏送州作部;能禽者赏位二阶。玄保以为非 宜,陈之于上曰:“臣伏寻亡叛之由,皆出于穷逼,未有足以推存而乐为此者也。今立殊制,于事为苦。又寻此制施一邦而已,若其是邪,则应与天下为一;若其非 邪,亦不宜独行一郡。”由此制停。
文帝以玄保廉素寡欲,故频授名郡。为政虽无殊绩,而去后常必见思。不营财利,处家俭薄。文帝尝曰:“人仕宦非唯须才,亦须运命;每有好官缺,我未尝不先忆羊玄保。”
元凶弑立,以为吏部尚书,领国子祭酒。及孝武入伐,朝士多南奔,劭集群僚,横刀怒曰:“卿等便可去矣!”众并惧莫敢言,玄保容色不异,徐曰:“臣其以死奉朝。”劭为解。
孝武即位,为金紫光禄大夫,以谨敬见知。大明五年,加散骑常侍、特进。玄保自少至老,谨于祭奠,四时珍新未得祠荐者,口不妄尝。大明八年,卒,时年九十四。谥曰定子。
子戎,有才气,而轻薄少行检,玄保常嫌其轻脱,云 “此儿必亡我家” 。位通直郎。坐与王僧达谤时政赐死。死后孝武帝引见玄保,玄保谢曰:“臣无日磾①之明,以此上负。”上美其言。戎二弟,文帝并赐名,曰咸,曰粲。谓玄保曰:“欲令卿二子有林下正始余风。”
(选自《南史》之《宋书·羊玄保传》,有删改)
【注】 ①日磾:金日磾(mì dī),西汉时期著名匈奴族政治家。
9.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,不正确的一项是(3分)
A.府公王弘甚知重之 知:了解。
B.与赌郡 赌郡:以郡官做赌注。
C.未有足以推存而乐为此者也 推存:求得生存。
D.我未尝不先忆羊玄保 忆:回忆。
10. 下列各组语句全都表现羊玄保受宋历任皇帝器重的一组是(3分)
①然弘懿之望,故当共推羊也 ②由此制停
③故频授名郡 ④以为吏部尚书,领国子祭酒
⑤人仕宦非唯须才,亦须运命 ⑥戎二弟,文帝并赐名
A.①②⑤ B.②③⑥ C.①④⑤ D.③④⑥
11.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概括,不正确的一项是(3分)
A.因为羊玄保聪明俊朗,很多东西可以颖悟通达,所以深受府公王弘器重,在后者的帮助下,玄保很快就入朝当了黄门侍郎。
B.羊玄保到宣城任太守,认为前任太守刘式之为宣城订立的官吏对付叛逃的政策,是很不恰当的。
C.孝武帝入京讨伐刘劭,朝中人士大多向南逃走,刘劭把官员全部召集过来加以威胁,只有羊玄保面不改色。
D.羊玄保廉洁朴素没有贪欲,不谋求钱财利益,治家俭省微薄,这是他被宋历任皇帝器重的一个重要原因。
12.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。(9分)
(1)若其非邪,亦不宜独行一郡。(3分)
(2)为政虽无殊绩,而去后常必见思。(3分)
(3)玄保谢曰:“臣无日磾之明,以此上负。”(3分)
13.请用斜线(/)给下面文言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。(限断6处)(3分)
玄 保 既 善 棋 而 何 尚 之 亦 雅 好 其 事 吴 郡 褚 胤 年 七 岁 便 入 高 品 及 长 冠 绝 当 时 胤 父 荣 期 与 臧 质 同 逆 胤 应 从 诛。何尚之固请曰:“胤弈棋之妙,超古冠今。父戮子宥,其例甚多。特乞与其微命,使异术不绝。”不许,时人痛惜之。
(选自《南史》之《宋书·羊玄保传》,有删改)
参考答案:
9. D (忆:想起,想到)
10. B (①府公王弘语;④元凶刘劭篡位时事)
11. A (“聪明俊朗,很多东西可以会悟通达”说的是左长史庾登之、吏部尚书王准之;羊玄保受王弘器重是因为“宽宏美好的声望”)
12. 每小题3分,共9分。
(1)如果它是不正确的,那就也不应该在一个郡中单独实行。(若:如果;非:错误,不正确;一郡:省略句,状语后置句)
(2)(羊玄保)治理政事虽然没有特殊的功绩,但离开以后通常一定被人思念。(为政:治理政事;去:离开;见:被)
(3)羊玄保谢罪说:“臣下没有金日磾的明察,因此辜负了皇上。”(谢:谢罪;明:明察,贤明;负:辜负)
13. 玄保既善棋/而何尚之亦雅好其事/吴郡褚胤年七岁便入高品/及长/冠绝当时/胤父荣期与臧质同逆/胤应从诛。何尚之固请曰:“胤弈棋之妙,超古冠今。父戮子宥,其例甚多。特乞与其微命,使异术不绝。”不许,时人痛惜之。
译 文:羊玄保善于下棋,而何尚之也极爱这种游戏。吴郡的褚胤七岁时便进入了高品级,等他长大,为当时的冠军。褚胤的父亲褚荣期与臧质一同叛逆,褚胤应当随从 杀死。何尚之坚持请求说:“褚胤下棋高妙,超过古代,冠于当今。父亲被杀儿子宽大处理,这种例子很多。特请给予他一个活命,使一种奇异的技艺不致断绝。” 结果没有得到批准,当时的人对此十分惋惜。
另一套题
4.文中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(3分)( )
A. 一人不禽 禽:抓住
B.卿等便可去矣 去:离开
C.坐与王僧达谤时政赐死 坐:因为
D.玄保谢日 谢:感谢
5.文中划波浪线的语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(3分)( )
A.文帝以玄保廉/素寡欲/故频授/名郡为政/虽无殊绩/而去后常必见/思不营财处/家俭薄
B.文帝以玄保廉素寡欲/故频授/名郡为政/虽无殊绩/而去后常必见思/不营财/处家俭薄
C.文帝以玄保廉素寡欲/故频授名郡/为政虽无殊绩/而去后常必见思/不营财/处家俭薄
D.文帝以玄保廉/素寡欲/故频授名郡/为政虽无殊绩/而去后常必见/思不营财处/家俭薄
6.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概括,不正确的一项是(3分)( )
A.羊玄保善于下棋,文帝也喜好下棋。文帝曾和羊玄保用郡官做赌注,结果羊玄保战胜,从而补任了宣城太守。
B.羊玄保聪明俊朗,很多东西可以颖悟通达,所以深受府公王弘器重,因而遭致庾登之、王准之的嫉妒。
C.羊玄保颇明事理,敢于进言。就任宣城太守后,认为前任太守所订立的对付叛逃的政策不恰当,果断地“陈之于上”,从而使那项政策得以停止。
D.羊玄保对自己要求严格,廉洁朴素没有贪欲,同时也注重家风,重视子孙后代的品行。
7.请把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。(10分)
(1)若其是邪,则应与天下为一;若其非邪,亦不宜独行一郡。(5分)
(2)玄保自少至老,谨于祭奠,四时珍新未得祠荐者,口不妄尝。(5分)
参考答案
4.D(谢,道歉)
5.C
6.B(错两处。“聪明俊朗,很多东西可以颖悟通达的”是左长史庾登之、吏部尚书王准之,属张冠李戴;另外,“遭受…嫉妒”为无中生有。)
7.(1)如果它是正确的,则应该与天下统一起来;如果它是不正确的,那就也不应该在一个郡巾单独实行。(“若、是、为一”各1分,“独行一郡”句式1分,句意通顺1分)
(2)羊玄保从少年到老年,对祭奠非常谨慎,凡是没有经过祭献的四季珍奇新鲜东西,自己决不先(“胡乱、随意”)尝。(“谨于祭奠”句式1分,“珍新”活用1分,“四时珍新未得祠荐者”句式1分,“妄”1分,句意通顺1分)
附:文言文参考译文
羊玄保,泰山南城人。祖父羊楷,是晋朝的尚书都官郎。父亲羊绥, 是中书侍郎。羊玄保开始担任宋武帝的镇军参军,少帝景平年间,逐步升迁为司徒右长史。卫将军王弘对他十分了解器重,曾对左长史庾登之、吏部尚书王准之说: “你们二位贤士聪明俊朗,很多东西可以会悟通达,然而宽宏美好的声望,自然应当共同推重羊君。”不久,入朝担任黄门侍郎。
羊玄保善于下棋,品第居 第三。文帝也好下棋,和他用郡官做赌注,结果羊玄保战胜,所以文帝便让他补任了宣城太守。在此以前刘式之为宣城订立了官吏对付叛逃的政策,一个人如果不能 抓到,就以公文通知伍、里的官吏扭送州郡的有关部门,能抓到此人的人赏官位二级。羊玄保认为这样做很不恰当,向文帝议论道:“臣探讨叛逃的缘由,都是出于 极端的逼迫,没有人会在能够求得生存的情况下乐意起来做叛乱这种事的。现在订立了特殊的政策,对于现实十分苛苦。又考虑这个政策仅只是在一个地区实施,如 果它是正确的,则应该与天下统一起来;如果它是不正确的,那就也不应该在一个郡中单独实行。”从此诏令停止那项政策。
文帝因为羊玄保廉洁朴素没有 贪欲,所以频频地安排他在名郡任职。羊玄保治理政事虽然没有特殊的功绩,但离开以后通常一定被人思念。他不经营钱财利益,治家俭省微薄。文帝曾经说:“一 个人做官不仅必须要有才干,也必须要有运气。每次有了好的官位出缺,我不曾不先想起羊玄保。”
元凶刘劭弑君自立,让他做吏部尚书,兼任国子祭酒。到了孝武帝入京讨伐,朝中人士大多向南逃走,刘劭把官员们全部召集过来,横握钢刀愤怒地说:“你们都可以走了!”大家都很害怕,没有人敢说话。羊玄保面不改色,慢慢地说道:“臣愿意以死报效朝廷。”刘劭因此缓和下来。
孝武帝即位,任命羊玄保为光禄大夫,羊玄保以谨慎恭敬受到重视。大明五年(461年),升任散骑常侍、特进。羊玄保从少年到老年,对祭奠非常谨慎,四季的珍奇新鲜出产,凡是没有经过祭献的,自己决不先尝。大明八年,去世,去世时九十四岁。死后,追加谥号为定子。
他 的儿子羊戎少年有才气,但却人品轻薄,行为不检点。羊玄保常常嫌他轻狂,说“这孩子一定会毁掉我家”。羊戎官居通直郎,因为与王僧达一道毁谤当朝政治,被 赐命自杀。羊戎死后,孝武帝引见羊玄保,羊玄保谢罪说:“臣下没有金日磾的明察,因此辜负了皇上。”皇上很赞美他的话(或“认为他说的话很得体”)。羊戎 有两个弟弟,文帝一起赐名叫羊咸、羊粲,对羊玄保说:“希望能让你的两个儿子有正始时代林下雅静的遗风。”